欢迎来到军民融合发展服务中心!  登录 注册

近300名业内“大咖”齐聚攀枝花 探讨钒钛综合利用“军民融合”之路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6-12-06


11月26日,以“军民融合共促钒钛发展”为主题的“2016攀枝花钒钛论坛”在攀枝花开幕。近300名来自国家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航工业集团等的专家和相关高校的学者代表,围绕钒钛产业领域内军转民、民参军的相关技术展开交流研讨,探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军民融合”之路。“军民融合发展是当今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需要。”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在报告中提到,钒钛产品的使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在航空、航天、火箭军、海上潜艇等方面有很大的空间,而且在石油化工、电力等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

钢铁研究总院工程用钢研究所副所长苏航补充说,国内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铜、不锈钢等材料,钒钛恰好在很多领域能成为它们的替代品,军民融合发展降低了此前一直制约钒钛产品应用的重要因素——价格,预计未来国内钒钛需求量将达到每年30万吨左右。

去年以来,攀枝花通过专题对接等方式,让攀钢集团、金沙纳米等企业与成飞集团、相关军工科研单位、四川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合作开展钒钛新表,围绕钒钛产业领域内军转民、民参军的相关技术展开交流研讨,探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军民融合”之路。“军民融合发展是当今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需要。”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在报告中提到,钒钛产品的使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在航空、航天、火箭军、海上潜艇等方面有很大的空间,而且在石油化工、电力等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

钢铁研究总院工程用钢研究所副所长苏航补充说,国内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铜、不锈钢等材料,钒钛恰好在很多领域能成为它们的替代品,军民融合发展降低了此前一直制约钒钛产品应用的重要因素——价格,预计未来国内钒钛需求量将达到每年30万吨左右。

去年以来,攀枝花通过专题对接等方式,让攀钢集团、金沙纳米等企业与成飞集团、相关军工科研单位、四川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合作开展钒钛新材料军工科研项目、新产品研制,开展钛材等军品配套加工和产品生产。目前,已创建钒钛高新区国家级孵化器,入孵企业超过50家;建成重点实验室1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建成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4家;建成创新创业载体20个,面积已超5万平方米。

攀枝花被称为“中国钒钛之都”,钒钛资源得天独厚,钒保有储量1020万吨、居世界第三,钛保有储量4.4亿吨、居世界第一。攀枝花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市已经具备了军民融合发展的产业、技术、人才基础条件,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