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军民融合发展服务中心!  登录 注册

重塑我军力量体系的整体性革命性变革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6-12-05


军民融合物联网专业委员会成立


军民融合物联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军民融合物联网论坛12月3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网新闻12月4日讯 你能想象吗?在不远的将来,我军前线指挥员可以像跟踪快递物流一样随时掌握弹药、食品等后勤补给物资的实时位置、运输状态、分发信息,可以像使用“滴滴打车”一样,查看并申请附近的火力打击和后勤运输设施,整个战场感知实现“可视化”,战场空间将趋于“透明”。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军民融合物联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6首届全国军民融合物联网论坛”上获悉,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军民双方充分融合助力下,这一切将不再是指挥员和军事专家们心目中的美好设想,“透明战场”即将成为现实。


本次大会成立了军民融合物联网专业委员会。专委会汇集了军民双方在物联网技术领域的顶尖专家,将致力于组织物联网领域的多方力量,开展学术、技术交流以及科研协作,推进物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军民兼容物联网标准法规制定,促进物联网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快速发展。

而首届全国军民融合物联网论坛则聚焦“物联网时代的军民融合发展”这一主题,邀请了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及来自解放军后勤学院、中国电科28所等军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业内企业的高层次专家,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等多个角度,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对于物联网这一热点技术,业内专家向记者解释说,物联网就是通过传感器、自动识别等技术将万物有机连接在一起,组成的一张覆盖所有人和物体的信息网络,进而实现物物相连,感知世界。


目前物联网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已较为广泛,在国防领域同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实世界中的保障需求、保障资源、保障力量和保障行动通过物联网能够实时、客观、全面地映射到网络信息系统中,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实现跨领域、跨部门、跨层次的数据汇聚与融合,为实时捕捉战场需求、可视掌握后勤资源、精准调控后勤保障行动提供基本手段。物联网技术在军事后勤领域的广泛运用,必将为摆脱陈旧流程束缚、实现灵活高效精确的后勤指挥,突破利益分割樊篱、实现资源跨界联合保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新形势下军事后勤转型重塑提供强大动力。


对于通过军民融合加快物联网技术在我军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军民融合物联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科28所所长毛永庆非常赞同。他指出,中国电科28所作为我国目前唯一能承担军委、战区与方向联指及各军兵种、各级各类指挥信息系统研制、集成和生产任务的大型骨干研究所,在指挥信息系统建设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近年来,28所在物联网领域进行了大量探索研究,积累了众多技术成果,并作为总体单位承担了军事交通领域国家级军民融合物联网示范工程的研制建设任务。同时,在民用领域的安全城市、新型智慧城市等重大建设项目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现代战争中各类作战要素不断增多,能否全盘掌握所有战场信息将对战争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透过此次论坛上传递出的信息和相关专家的解读,可以相信,在军民融合物联网技术的加持下,一个各类信息全面感知的可视化战场,已可以预见。